张翁携酒见过用前韵

西郭端居已嗒然,野人争席不知年。 远梅晴昊移筇外,斜日林丘到水边。 池面薙苔连土气,松头爇酒带花燃。 兴阑纤月沿归艇,正值陶公醉欲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嗒然:形容心境空虚、无聊的样子。
  • 野人:指乡野之人,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
  • 争席:争夺座位,这里指与乡野之人相处融洽,不分彼此。
  • 晴昊:晴朗的天空。
  • 移筇:移动拐杖,指行走。
  • 林丘:树林和山丘。
  • 薙苔:除去苔藓。
  • 爇酒:热酒。
  • 纤月:细小的月亮,指新月或月牙。
  • 归艇:归舟,回家的船。
  • 陶公:指东晋诗人陶渊明,这里借指张翁。

翻译

我在西郊的居所里已经感到空虚无聊,与乡野之人相处融洽,已不知岁月流转。晴朗的天空下,我拄着拐杖走到外面,看到远处盛开的梅花;斜阳照在树林和山丘上,我走到水边。我清理了池边的苔藓,连带着泥土的气息;在松树下热酒,酒香与花香交织。兴尽之后,我乘着小船归家,此时正是陶公醉意朦胧,欲眠之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郊居所的闲适生活,通过与乡野之人的和谐相处,表达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远梅晴昊”、“斜日林丘”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而“池面薙苔”、“松头爇酒”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细节。结尾处的“兴阑纤月沿归艇,正值陶公醉欲眠”巧妙地以陶渊明的形象自比,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满足和宁静安详的心境。

程嘉燧

程嘉燧

明徽州府休宁人,侨居嘉定,字孟阳,号松圆。应试无所得,折节读书。工诗善画,又通晓音律。钱谦益罢归,筑耦耕堂,邀嘉燧读书其中。阅十年返休宁,甲申前一年十二月卒。有《浪淘集》。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