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伍相:指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因忠言逆耳被吴王夫差所杀。
- 陈荄:陈旧的草根,比喻陈旧的事物。
- 剔藓苔:除去覆盖在碑上的苔藓,指清理古碑。
- 碧血:指忠臣义士的血,典出《庄子·外物》。
- 荒沼:荒废的池塘。
- 素车:指灵车。
- 怒潮:汹涌的潮水,比喻激烈的情绪或力量。
- 楚水:指楚地的河流,这里特指溧水,因伍子胥曾在那里投金报恩,故称金濑。
- 金濑:即溧水,因伍子胥投金报恩而得名。
- 秦庭:指秦国的宫廷,这里比喻秦国的政权。
- 炬灰:火烧后的灰烬,比喻事物的消亡。
- 百花原: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一个花草繁茂的地方。
- 僧回:僧人返回。
翻译
吴国的旧事已如陈旧的草根,伍子胥的残碑上苔藓被剔除。 忠臣的血迹尚未随着荒废的池塘消失,灵车空自驾着汹涌的潮水而来。 只听说楚地的河流依旧流淌,不再问秦国的宫廷已成灰烬。 落日下的寒鸦让人倍感惆怅,百花原上,一个僧人独自返回。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伍子胥废祠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忠臣命运的感慨。诗中“碧血未随荒沼没”一句,既展现了伍子胥的忠诚与牺牲,也暗示了历史的残酷与无情。后两句通过对楚水和秦庭的对比,进一步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结尾的“落日寒鸦”和“百花原上一僧回”则以景结情,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对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产生深刻的思考。
程嘉燧的其他作品
- 《 秋后戏柬吴中亲知二首 》 —— [ 明 ] 程嘉燧
- 《 送侯豫瞻谒选 》 —— [ 明 ] 程嘉燧
- 《 次宋大韵即事与梁五二绝句 》 —— [ 明 ] 程嘉燧
- 《 雨中别等慈师拂水山房寄怀一首 》 —— [ 明 ] 程嘉燧
- 《 春尽感怀 》 —— [ 明 ] 程嘉燧
- 《 同牧老韵再赠河东君用柳原韵 》 —— [ 明 ] 程嘉燧
- 《 阊门访旧作 》 —— [ 明 ] 程嘉燧
- 《 久留湖上昭庆慈受僧舍得牧斋岁暮见怀诗次韵 》 —— [ 明 ] 程嘉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