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朱君采侍御选阁

瘴海回车日,名山选胜时。 超将黄鹄举,澹与白鸥期。 百尺谁当傲,千峰尔独私。 寻云朝暮出,含雪伏蒸宜。 众响谐逵操,清晖叶谢诗。 霜威遗蝶梦,水乐许鱼知。 共倚吴天尽,高唫楚客词。 颜堂为樾馆,开社喻莲池。 捉鼻终无取,冥心了不疑。 自今浮宅者,乘兴欲何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瘴海:指南方有瘴气的江河。
  • 回车:调转车头,比喻改变方向。
  • 名山:著名的山岳。
  • 选胜:选择胜地。
  •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能一举千里。
  • :淡泊。
  • 白鸥:象征自由的鸟。
  • :高傲,自豪。
  • 独私:独自享有。
  • 伏蒸:指夏季的炎热。
  • 众响:各种声音。
  • 谐逵操:和谐的节奏。
  • 清晖:清亮的光辉。
  • 叶谢诗:指诗歌的韵律。
  • 霜威:霜的威力,比喻严寒。
  • 遗蝶梦:留下蝴蝶的梦境,比喻美好的回忆。
  • 水乐:水声的乐曲。
  • 许鱼知:让鱼儿知晓,比喻自然界的和谐。
  • 吴天:指吴地的天空。
  • 高唫:高声吟咏。
  • 楚客词:楚地的诗人的词。
  • 颜堂:指学者的居所。
  • 樾馆:树荫下的馆舍。
  • 开社:建立社团。
  • 莲池:莲花池,比喻清静之地。
  • 捉鼻:比喻轻蔑。
  • 冥心:深思。
  • 浮宅:指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译

在南方瘴气弥漫的江河调转车头之日,正是选择名山胜地之时。 像黄鹄一样高飞,淡泊地与自由的白鸥相约。 百尺高楼谁能有此傲气,千峰之中你独享私密。 早晚寻云而出,适应含雪的夏日炎热。 各种声音和谐如节奏,清亮的光辉与诗歌韵律相得益彰。 严寒留下蝴蝶的梦境,水声的乐曲让鱼儿知晓。 共同仰望吴地的天空,高声吟咏楚地诗人的词。 学者的居所成为树荫下的馆舍,建立社团如清静的莲花池。 轻蔑终无所得,深思后毫不怀疑。 从今以后,漂泊不定的生活,乘兴而去,又将何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南方瘴海调转车头,选择名山胜地的心境转变。诗中运用了黄鹄、白鸥等象征自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山胜地的独享之情。通过“百尺谁当傲,千峰尔独私”等句,展现了诗人的高傲与自豪。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霜威遗蝶梦”、“水乐许鱼知”,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感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不确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