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詶姜仲文

南徐曾接采真游,尊酒空江落木稠。 共我五湖分半席,怀人一日抵三秋。 龙门忽枉山藏副,鸿宝能开泽畔愁。 见说人豪犹好在,未容馀子漫登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詶(chóu):次韵酬答,即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采真游:指追求真理的游历。
  • 五湖:古代对太湖及其附近湖泊的泛称。
  • 三秋:指三个秋天,即三年。
  • 龙门:比喻声望卓著的人的府邸。
  • 山藏:指山中的藏书。
  • 鸿宝:珍贵的书籍。
  • 泽畔愁:指水边或水上的忧愁。
  • 人豪:指杰出的人物。
  • 馀子:指其他人。

翻译

曾在南徐与你一同追求真理的游历,空旷的江面上酒杯相碰,落叶纷飞。 我们共同分享五湖的半席之地,怀念你,一日仿佛过了三年。 突然收到你从声望卓著的府邸寄来的山中藏书,珍贵的书籍能解除我在水边的忧愁。 听说那位杰出的人物依然安好,不容许其他人在此漫无目的地登楼。

赏析

这首诗是董其昌对姜仲文的次韵酬答,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知识的珍视。诗中通过“五湖分半席”和“怀人一日抵三秋”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同时,“龙门忽枉山藏副,鸿宝能开泽畔愁”展现了收到友人珍贵书籍的喜悦,以及书籍带来的心灵慰藉。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杰出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平凡之辈的轻视,体现了诗人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和对庸俗的排斥。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