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八日同总宪东里贺纳言中冷刘翰撰胤平天观寺观
谡谡寒声古殿松,来从天竺饱霜封。
将因问法调狂象,怪底非时起蛰龙。
鳞甲怒蟠多宝塔,枝柯分列五家宗。
故山亦有盘桓树,不是攒眉为听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谡谡(sù sù):形容风声或松树声。
- 天竺:指印度,此处可能指佛教的来源地。
- 蛰龙:指潜伏的龙,比喻隐居的贤才。
- 鳞甲:指龙的鳞片,比喻松树的树皮。
- 怒蟠:形容松树盘曲有力。
- 五家宗:指佛教的五个主要宗派。
- 盘桓树:指松树,因其常绿且枝干盘曲,故称。
- 攒眉:皱眉,表示忧虑或不满。
翻译
古殿旁松树声声寒,来自天竺历经霜。 为求佛法驯狂象,怪不得非时见蛰龙。 松皮如龙鳞怒蟠塔,枝干分列五宗中。 故乡亦有盘桓松,非因听钟皱眉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古寺松树的景象,通过松树的形象寓意佛法的力量和深远影响。诗中“谡谡寒声古殿松”一句,以松树的寒声象征佛法的庄严与深远。后文通过“鳞甲怒蟠多宝塔,枝柯分列五家宗”等句,巧妙地将松树的形态与佛教的宗派相联系,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松树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