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

· 杨基
药苗初茁水生荭,老麝收香鹿养茸。 二月春光才霁雪,一番花信又颠风。 参差鹦鹉全身白,浅淡棠梨半面红。 正是江南寒食近,满帘飞絮雨蒙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uó):生长旺盛。
  • (hóng):一种水生植物,又称荭草。
  • (shè):一种动物,其香囊分泌的香料极为珍贵。
  • (róng):指鹿的嫩角,即鹿茸。
  • 霁雪:雪后天气放晴。
  • 花信:指春天花开的时节。
  • 颠风:狂风。
  • 参差(cēn cī):不齐的样子。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寒食的习俗。

翻译

春天里,药草刚刚茂盛生长,水面上漂浮着红色的荭草。老麝收集香囊,鹿儿养育着嫩茸。二月的春光刚刚驱散了雪后的寒冷,春天的花季又迎来了狂风。鹦鹉的羽毛参差不齐,全身洁白,而棠梨花则半边脸颊泛着浅淡的红色。此时正是江南寒食节将近,窗外满是飞舞的柳絮,雨雾蒙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江南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诗中,“药苗初茁水生荭”和“老麝收香鹿养茸”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而“二月春光才霁雪,一番花信又颠风”则表现了春天天气的多变。后两句“参差鹦鹉全身白,浅淡棠梨半面红”以色彩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鸟语花香。最后,“正是江南寒食近,满帘飞絮雨蒙蒙”则通过寒食节的背景,增添了诗意的深沉和江南春雨的朦胧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细腻而深刻的感受。

杨基

杨基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