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怀方员外

·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清:指西厢房清静之处。
  • 绿尘:指苔藓的绿色。
  • 幽藓:深绿色的苔藓。
  • 翻嫌:反而觉得。
  • 閤铃:古代挂在宫殿、楼阁等建筑物的檐角上的铃铛。
  • 夜鹊:夜晚的鹊鸟。
  • 秋萤:秋天的萤火虫。
  • 萍踪:比喻行踪不定,如浮萍漂泊。
  • 长更:长夜。

翻译

几日来,我关闭了西厢房的屏风,静静地度过白天。绿色的苔藓遍布了空旷的厅堂,显得格外幽静。 病中的事情少了,反而觉得自己好像很健康;醉酒后,心中的忧愁多了,只希望自己能够清醒。 误触了檐角的铃铛,惊飞了夜间的鹊鸟;偶尔翻开书卷,秋天的萤火虫随之落下。 我的行踪不定,已经准备好向东南方向告别,各自在风雨交加的长夜中,静静地聆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立秋之日孤独、病中的心境。通过“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末句“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孤独长夜的无奈接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杨基

杨基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