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

· 杨基
一茎白发已堪嗟,况是东风两鬓华。 醉里误将裙作纸,老来羞以帽簪花。 疏狂不识眉双结,敏捷曾经手八叉。 闲喜日长公馆静,自分新火试新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ē):叹息。
  • 况是:何况是。
  • 裙作纸:指醉酒后将裙子误当作纸来书写。
  • 帽簪花:指帽子上的装饰花,这里形容老来羞于打扮。
  • 眉双结:形容愁眉不展。
  • 手八叉:形容手快,动作敏捷。
  • 自分:自己分配,自己安排。
  • 新火:指新年或新季节开始时重新点燃的火。
  • 新茶:新采摘的茶叶。

翻译

一根白发已足以让人叹息,何况春风又吹白了双鬓。 醉意中误将裙子当作纸来书写,年老时羞于在帽子上簪花。 疏狂之中不识愁眉双结,敏捷的手曾经快速地做出八叉。 闲暇时喜欢日长公馆的宁静,自己安排新火试着泡新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杨基在春日山西寄给友人王允的情感与景致。诗中,“一茎白发已堪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而“况是东风两鬓华”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哀愁。诗中的“醉里误将裙作纸,老来羞以帽簪花”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醉后的憨态和年老时的羞涩,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后两句“闲喜日长公馆静,自分新火试新茶”则转向宁静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新事物的尝试,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杨基

杨基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