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园晚瞩怀天游坡山二首

· 黄衷
杖藜方帽小低回,兴在看云晚閤开。 篱下自要黄菊笑,眼前无复白衣来。 独怜野性同皇橘,尚忆江天对蜡梅。 却望德星何聚所,持觞曾许一登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杖藜:拄着藜杖。藜,一种植物,老茎可制杖。
  • 方帽:方形的帽子,古代文人的常戴之物。
  • 低回:徘徊,流连。
  • :古代指小门,这里指园中的小门。
  • 白衣:古代指无官职的平民,也特指送酒的吏人。
  • 皇橘:指皇帝所赐的橘子,这里可能指珍贵的橘子。
  • 蜡梅:一种冬季开花的植物,因其花色似蜡,故名。
  • 德星:古代指象征吉祥的星辰。
  • 持觞:举杯饮酒。

翻译

拄着藜杖,戴着方帽,我在园中徘徊,傍晚时分,园中的小门敞开,我兴致勃勃地观赏着天边的云彩。篱笆下的黄菊自然地绽放笑容,眼前却不再有送酒的平民来访。我独自怜惜自己的野性,如同皇帝所赐的橘子,依然记得在江边对着蜡梅的情景。回头望向那聚集着吉祥星辰的地方,我曾被允许举杯登台,享受那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郊外园中的傍晚时分,独自徘徊,观赏云彩,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诗中通过对黄菊、白衣、皇橘、蜡梅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往昔记忆的怀念。最后,诗人望向德星聚集之处,回忆起曾被允许登台饮酒的往事,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与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慨。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