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答天游

· 黄衷
眼中寒雾似飞埃,半着兰苕半着苔。 病骨每宜冬日暖,绿樽须傍白云开。 步纡草际群蛙寂,坐久花前一雁来。 谁慰故园迟暮思,冲襟长得对东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苕(lán tiáo):兰草的茎。
  • (tái):青苔,一种生长在阴湿地方的植物。
  • 病骨:指身体虚弱,多病。
  • 绿樽(zūn):绿色的酒杯,指酒。
  • 步纡(yū):漫步,缓步。
  • 冲襟:胸怀,心胸。
  • 东莱:地名,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故乡或向往之地。

翻译

眼中的寒雾如同飘散的尘埃,一半附着在兰草的茎上,一半附着在青苔上。 虚弱的身体特别适宜冬日的温暖,绿色的酒杯应该在白云的陪伴下开启。 漫步在草地上,四周的蛙声静寂,久坐花前,一只雁飞来。 谁能安慰我对故乡的思念,我的胸怀得以面对东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日里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眼中寒雾似飞埃”一句,既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寂。后文通过对“病骨”、“绿樽”、“群蛙寂”、“一雁来”等意象的运用,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