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江晋庵

· 黄衷
东藩文藻还持宪,南楚衣冠旧典刑。 彭蠡总涵秋水思,洞庭悬振太音听。 书翻秘府看鸾翥,诗满闽山识鹤经。 二十馀年甘伏枕,杖藜今夕瞩台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藩:东方诸侯国。这里指江晋庵所在的地方。
  • 文藻:文采,文学才华。
  • 持宪:掌握法律,这里指担任官职。
  • 南楚:古代楚国的南部,这里泛指南方。
  • 衣冠:指士大夫阶层。
  • 典刑:典范,榜样。
  • 彭蠡:即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 总涵:包容,涵盖。
  • 秋水思:比喻深远的思绪。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悬振:高悬,振作。
  • 太音:古代指高雅的音乐。
  • 秘府:古代皇家藏书的地方。
  • 鸾翥:鸾鸟飞翔,比喻书法或文章的优美。
  • 闽山:指福建的山,这里泛指福建地区。
  • 鹤经:指高雅的诗文。
  • 甘伏枕:甘愿卧床,指长期患病。
  • 杖藜:拄着藜杖,指行走。
  • 台星:古代指三台星,比喻高官显贵。

翻译

东方的诸侯国中,江晋庵以其文采担任官职,南方的士大夫们仍以其为榜样。 鄱阳湖包容着秋水的深远思绪,洞庭湖高悬着振作人心的雅乐。 在皇家藏书中翻阅,欣赏如鸾鸟飞翔般的书法,诗作遍布福建,让人认识到高雅的诗文。 二十多年来,我甘愿卧床,今日拄着藜杖,终于得以一睹高官显贵的风采。

赏析

这首诗是黄衷对江晋庵的赞誉之作,通过描绘江晋庵在东方诸侯国中的文学成就和在南方士大夫中的典范地位,展现了其卓越的才华和影响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彭蠡总涵秋水思”和“洞庭悬振太音听”,表达了江晋庵深远的思绪和高雅的艺术品味。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江晋庵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长期患病后终于得以见证江晋庵风采的喜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黄衷的文学功底和对江晋庵的深厚情感。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