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佥司母寿八十

· 黄衷
大家贤范女中师,为爱恩华照寿眉。 灯火承欢宜令妇,风云腾跃问佳儿。 日回南沚蘋花丽,喜入东堂燕子知。 欲报春晖岂无处,儗翻震泽作瑶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周佥司:明代官员,具体身份不详。
  • 大家:指周佥司的母亲,尊称。
  • 恩华:指皇帝的恩宠和荣耀。
  • 寿眉:指长寿的象征,眉毛长而白。
  • 令妇:贤良的妻子。
  • 风云腾跃:比喻事业有成,地位显赫。
  • 南沚:南方的水边。
  • 蘋花:一种水生植物的花,此处指美丽的景色。
  • 东堂:指家中的主要厅堂。
  •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母爱。
  • 儗翻:拟想,设想。
  • 震泽:古代传说中的大泽,此处比喻广阔的水域。
  •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的居所,象征仙境。

翻译

周佥司的母亲是大家闺秀,贤良淑德,堪称女中的楷模,她因受到皇恩的荣耀而显得更加光彩照人,长寿的眉毛也显得格外耀眼。她的儿媳妇在灯火下承欢,是贤良的典范,而她的儿子则在风云变幻中腾跃,事业有成。

阳光照耀着南边水边的蘋花,景色美丽,喜悦之情也传入了家中的东堂,连燕子也感受到了这份喜悦。想要报答母亲的春晖之恩,岂能没有方式,我设想将广阔的震泽变成瑶池仙境,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敬爱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黄衷为祝贺周佥司母亲八十寿辰而作。诗中赞美了周母的贤德和长寿,以及她家庭的幸福和儿子的成就。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家中的喜悦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周母的敬仰和对周家的祝福。诗的最后,诗人以震泽变瑶池的设想,寓意着对周母长寿和幸福的祝愿,同时也展现了对母爱的深切感激和报答之情。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