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中复索和二首

· 黄衷
南纪晨衙拥百城,东山安石旧能兵。 唐功黄峒迂裴使,汉议朱崖陋贾生。 蔀屋已无遗虎患,沧溟应为见龙清。 雅歌一曲油幢暇,横槊何人浪得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纪:指南方地区。
  • 晨衙:早晨的官署。
  • 东山安石:指东晋时期的谢安,字安石,以智谋和军事才能著称。
  • 黄峒:地名,指黄峒山,位于今广西。
  • 裴使:指唐代裴度,曾任岭南节度使,有功于平定黄峒之乱。
  • 朱崖:地名,即今海南岛。
  • 贾生:指西汉贾谊,曾提出放弃朱崖的建议。
  • 蔀屋:指简陋的房屋。
  • 沧溟:指大海。
  • 龙清:指海面平静,龙指海中的龙,清指海面无波。
  • 雅歌:指高雅的歌曲。
  • 油幢:指油布帐篷,这里指军帐。
  • 横槊:指横持长矛,形容武将的英姿。

翻译

早晨,南方的官署聚集了百城的人马,东晋的谢安石以其军事才能著称。唐代裴度在黄峒山平乱有功,而汉代的贾谊却轻视了朱崖的战略价值。简陋的房屋已不再有遗留的虎患,大海应该因为海面平静而显得更加清澈。在军帐的闲暇之余,唱起一曲高雅的歌,那些横持长矛的武将,又有谁能真正配得上这样的名声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的赞赏。诗中“东山安石旧能兵”和“唐功黄峒迂裴使”赞美了谢安和裴度的军事才能,而“汉议朱崖陋贾生”则批评了贾谊对朱崖战略价值的低估。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蔀屋已无遗虎患”和“沧溟应为见龙清”,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和平的景象。最后,通过“雅歌一曲油幢暇”和“横槊何人浪得名”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真正英雄的期待和对虚名的不屑。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