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砧 (zhēn):古代捣衣时所用的石板或木板。
- 唳 (lì):鸟类高声鸣叫。
- 衾 (qīn):被子。
- 琼 (qióng):美玉,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 佩 (pèi):佩戴的饰物。
- 摇落:指秋天树叶凋落。
- 萧森:形容景象凄凉。
翻译
黄叶堆积在阶前,深秋的声响夹杂着傍晚的捣衣声。 天空中孤鹤高声鸣叫,露水冰冷,百虫低吟。 夜晚的锦被颜色暗淡,早晨佩戴的美玉沉寂无声。 可怜这树叶凋落的季节,感受到这一切,心中更加凄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通过黄叶、孤鹤、冷露、暗夜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悼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黄叶拥阶深”一句,既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天空孤鹤唳”与“露冷百虫吟”形成对比,突出了孤独与凄凉的氛围。结尾的“感此倍萧森”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与哀伤。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