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杂兴和丁选部四首

· 黄衷
晨麾阁吏散公庭,缓步微吟与鹤听。 儗托风云期道泰,耻将虫鼠试丹灵。 有功归赵仍完璧,何意誇秦类建瓶。 今日膏肓维一息,神医谁为减狶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晨麾(chén huī):早晨指挥。
  • 阁吏:古代官署中的小吏。
  • 公庭:官府的庭院。
  • 儗托(nǐ tuō):寄托,期待。
  • 风云:比喻时势。
  • 道泰:道德安泰,指国家政治清明。
  • 虫鼠: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丹灵:炼丹的灵药,这里指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
  • 完璧归赵: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原主。
  • 誇秦(kuā qín):夸耀秦国,这里指夸耀自己的成就。
  • 建瓶:建树,成就。
  • 膏肓(gāo huāng):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部分。
  • 狶苓(xī líng):一种药材,这里比喻治疗的方法或希望。

翻译

早晨指挥阁吏离开公庭,我缓缓步行,轻声吟诗,与鹤共听。 我期待着风云变幻中的道德安泰,耻于尝试那些微不足道的炼丹灵药。 有功之人将完好无损的宝物归还赵国,何必夸耀秦国的成就如同建树一般。 如今我的病情已到了关键,神医们谁能减少我的治疗希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期待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晨麾阁吏散公庭”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秩序,而“缓步微吟与鹤听”则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超脱。诗人的内心期待着国家的道德安泰,同时对那些不切实际的追求表示了轻蔑。后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功成身退的向往和对夸耀成就的不屑。最后,诗人以自身的病情比喻国家的困境,表达了对救治之道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