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方外法师之上清山觐乃师祝洞天真人

· 虞堪
接淅重趼四十年,眼空历历好山川。 来龙起伏成形似,大块浑沦岂变迁。 路绕脚跟千里健,澜翻舌底九河悬。 把诗长啸出门去,又踏春风何处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接淅:连续不断。
  • 重趼:重叠的脚印,比喻行走的痕迹。
  • 眼空:眼界开阔。
  • 历历:清晰可见。
  • 来龙:指山脉的走向。
  • 大块:指大地。
  • 浑沦:混沌未分的样子。
  • 变迁:变化。
  • 路绕脚跟:形容路途曲折,脚步不停。
  • 千里健:形容行走千里,依然健壮。
  • 澜翻舌底:形容说话滔滔不绝,如波涛翻滚。
  • 九河悬:比喻言语如九条河流般汹涌澎湃。
  • 把诗长啸:手持诗卷,放声长啸。
  • 踏春风:踏着春风。

翻译

连续不断地行走,留下重叠的脚印已有四十年,眼界开阔,清晰地看到美好的山川。山脉的走向形成了独特的形状,大地混沌未分,岂会轻易变迁。路途曲折,脚步不停,行走千里依然健壮,说话滔滔不绝,如波涛翻滚,言语如九条河流般汹涌澎湃。手持诗卷,放声长啸,出门而去,又踏着春风,不知将乘哪条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四十年来不断行走的经历,以及他对自然山川的深刻感受。诗中,“接淅重趼四十年”一句,既表达了诗人行走的艰辛,也体现了他的坚韧不拔。“眼空历历好山川”则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后两句通过对山脉和大地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恒久不变的感慨。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虞堪

元末明初苏州府长洲人,字克用,一字胜伯。元末隐居不仕。家藏书甚富,手自编辑。好诗,工山水。洪武中为云南府学教授,卒官。有《希澹园诗集》。 ► 3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