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梅
山人自昔多佳兴,手种梅花满幽径。
风韵寻常尽绝奇,况有明月相辉映。
夜深索笑檐之隅,仰视天宇如冰壶。
独嗅寒香不成寐,起酹尊酒招林逋。
何当借榻梅边屋,长与梅花伴幽独。
饱收清气归肝肠,一洗胸中旧尘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人:隐居山林的人。
- 佳兴:美好的兴致。
- 幽径:幽深的小路。
- 风韵:风度和韵味。
- 索笑:寻求欢笑。
- 天宇:天空。
- 冰壶:比喻清澈明亮的天空。
- 独嗅:独自闻。
- 寒香:梅花的香气。
- 酹尊酒: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 林逋:宋代著名隐士,以爱梅著称。
- 借榻:借宿。
- 饱收:充分吸收。
- 清气:清新的空气或气息。
- 肝肠:比喻内心。
- 一洗:彻底清洗。
- 旧尘俗:旧时的世俗之气。
翻译
隐居的山人向来有美好的兴致,亲手种植的梅花遍布幽深的小路。这些梅花的风度和韵味非比寻常,更何况还有明月的光辉相互辉映。深夜里,我在屋檐下寻求欢笑,仰望清澈明亮的天空。独自闻着梅花的寒香,难以入眠,于是起身以酒浇地,祭奠梅花,仿佛邀请了爱梅的林逋。真希望能借宿在梅花环绕的屋子里,长久地与梅花为伴,享受幽静孤独。充分吸收这清新的气息,让内心得到净化,彻底洗去旧时的世俗之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山人隐居生活中的梅花情结,通过亲手种植梅花、夜赏梅花、祭奠梅花的场景,表达了山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诗中“手种梅花满幽径”展现了山人的雅致与勤劳,“况有明月相辉映”则增添了诗意的美感。结尾的“饱收清气归肝肠,一洗胸中旧尘俗”更是深刻表达了山人希望通过与梅花的亲近,净化心灵,摆脱世俗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净化的生活态度。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代陈宪副赠原都宪用祁主事韵 》 —— [ 明 ] 黄仲昭
- 《 己未九日乌山登高次刘静常郑藏庵东庵韵 》 —— [ 明 ] 黄仲昭
- 《 经俞潭宿香田庄怀一鹤公子次郑东园二绝 其一 》 —— [ 明 ] 黄仲昭
- 《 拙戒吴方伯亭成翠渠有诗寄题因次韵二首 》 —— [ 明 ] 黄仲昭
- 《 送庶吉士钟美宣乃叔还番禺 》 —— [ 明 ] 黄仲昭
- 《 送望江教谕伯清先生乃兄还莆 》 —— [ 明 ] 黄仲昭
- 《 题仙溪游鹤轩次周翠渠韵 》 —— [ 明 ] 黄仲昭
- 《 送宗侄孙道进任新会教谕次同年李若虚韵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