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 杨基
璞玉宜深藏,白雪乃寡和。 和寡非所悲,炫玉徒取祸。 奈何刖足者,抱璞不知过。 进非烈士忠,退耻愚夫懦。 佣春匪利直,贩鬻欲自涴。 山中一尺雪,且复掩扉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璞玉:未经雕琢的玉石。
  • 炫玉:炫耀玉石,比喻自夸或炫耀才能。
  • 刖足:古代的一种酷刑,割去脚。
  • 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 佣春:指出卖劳动力。
  • 贩鬻:贩卖。
  • 自涴:自污,自贬。

翻译

未经雕琢的玉石应该深藏不露,白雪因其纯净而少有人能与之相和。少有人能和并不令人悲伤,炫耀自己的才能只会招来灾祸。然而,那些遭受割足之刑的人,却不知道自己怀中的璞玉有何过错。他们既不能像烈士那样忠诚地前进,又耻于像愚夫那样懦弱地退缩。出卖劳动力并非为了正直的利益,贩卖商品也只是为了自贬身份。山中积雪一尺深,我只能关上门窗,静静地躺下休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璞玉和白雪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华和品德的珍视,以及对于炫耀和自贬的批判。诗中,“璞玉宜深藏”一句,既是对璞玉的赞美,也是对深藏不露的品德的推崇。而“炫玉徒取祸”则警示人们,炫耀自己的才能只会带来灾祸。后文通过对刖足者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保持谦逊和自知之明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杨基

杨基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