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陈玉泉

· 杨慎
玉人将远别,投赠琼敷篇。 惠而能好我,裴徊病榻边。 感此万里行,曷月重周旋。 秦地四方枢,神皋接英躔。 八水忽横流,九嵏俄震骞。 来旬属大雅,申画寄名贤。 平成绍禹绩,玄圭献尧天。 参井与岷嶓,星土元相连。 应念沧浪叟,好音遰鸿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琼敷:美玉,比喻美好的诗篇。
  • 惠而能好我:指对方不仅给予恩惠,而且对我友好。
  • 裴徊:徘徊,来回走动。
  • 曷月:何时。
  • 秦地:指陕西一带,古称秦。
  • 四方枢:指国家的中心或关键地区。
  • 神皋:神圣的土地。
  • 英躔:英才聚集之地。
  • 八水:指环绕长安的八条河流。
  • 九嵏:九座山峰,这里指秦岭。
  • 震骞:震动飞翔,形容山势险峻。
  • 来旬:来访。
  • 大雅:指高雅的诗文或人物。
  • 申画:申述,表达。
  • 平成:平和成功。
  • 玄圭:黑色的玉器,古代用于祭祀。
  • 禹绩:大禹治水的功绩。
  • 星土:星宿和土地,指天象与地理。
  • 沧浪叟:指隐居的老人。
  • 遰鸿:传递信息的大雁。

翻译

玉人即将远行,赠我以美玉般珍贵的诗篇。 他不仅对我施以恩惠,还徘徊在我的病榻旁。 感慨这次万里之行,不知何时能再相见。 秦地是国家的中心,神圣的土地上英才云集。 环绕长安的八条河流突然泛滥,秦岭的九座山峰仿佛在震动飞翔。 来访的是高雅之士,表达的是名贤的情怀。 平和成功继承了大禹的功绩,黑色的玉器献给了尧天。 星宿与土地本就相连,应思念那隐居的老人。 愿他的好消息如大雁传递。

赏析

这首诗是杨慎送别陈玉泉的作品,通过赠诗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描绘了秦地的地理特色和历史背景,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杨慎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深切体会。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