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杜鹍花

· 杨慎
水蝶岩蜂总不知。艳红凝露万千枝。石家锦帐遮金谷,王母霞幢照羽旗。 香雨歇,彩云移。煖风晴日醉胭脂。山深春晚无人赏,又是啼鹃叫落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
  • 杜鹃花:又称映山红,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春季开花,花色艳丽。
  • 水蝶岩蜂:指水中的蝴蝶和岩石上的蜜蜂,这里形容杜鹃花的美丽连这些昆虫都未曾知晓。
  • 艳红凝露:形容杜鹃花色彩艳丽,花瓣上凝结着露水。
  • 石家锦帐:比喻杜鹃花盛开如锦帐般华丽。
  • 金谷:地名,这里泛指富丽堂皇之地。
  • 王母霞幢:王母娘娘的霞光旗帜,比喻杜鹃花的美丽如同神仙的光辉。
  • 羽旗:用羽毛装饰的旗帜,这里比喻杜鹃花的美丽。
  • 香雨歇:花香如雨般停歇,形容花香的浓郁。
  • 彩云移:彩色的云朵在移动,形容景色的变化。
  • 煖风:暖风。
  • 晴日:晴朗的阳光。
  • 胭脂:这里指杜鹃花的颜色。
  • 啼鹃:杜鹃鸟的啼叫,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结束。

翻译

水中的蝴蝶和岩石上的蜜蜂都不曾知晓,那艳丽的杜鹃花带着露珠,盛开成千上万枝。它们如同石家的锦帐遮掩了金谷,又似王母娘娘的霞光旗帜照耀着羽旗。

花香如雨般停歇,彩色的云朵在移动。在暖风和晴朗的阳光下,我沉醉于这胭脂般的杜鹃花色。然而,在这深山春暮,无人欣赏这美景,又到了杜鹃鸟啼叫,预示着花落时节的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杜鹃花的艳丽与春天的美景,通过对比繁华与孤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水蝶岩蜂”“艳红凝露”“石家锦帐”“王母霞幢”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日山中的画卷。末句“山深春晚无人赏,又是啼鹃叫落时”则透露出诗人对美景无人欣赏的遗憾,以及对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