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厥(jué):其,他的。
- 迪:开导,引导。此处可以理解为美好、幸福。
- 老莱: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以孝道闻名。
- 瑶池: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后多用来泛指仙境。
- 罗浮:山名,在广东省东江北岸。
- 绮罗:泛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这里指代富贵人家。
翻译
老莱子舞动衣袖,为寿宴增添欢乐的氛围,此时正如同在仙境中奏乐一般。子女孝顺,母亲慈爱,品德美好,丹药灵验,人长寿如同仙人一样。洞天之门开启,罗浮山上的明月升起,福地之桥连通,能听到鹤岭的钟声。这才开始认识到富贵人家如春天般美好,仙花似锦,映照得山如红色般艳丽。
赏析
这首诗以寿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祥和、美好的景象。诗中通过老莱子的孝道、母慈子孝的美好品德、灵验的丹药和长寿的祝愿,以及仙境般的美景,表达了对幸福、美好、长寿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如瑶池、仙境等,增添了诗歌的神秘和浪漫色彩。同时,通过对罗浮山、福地桥等自然景观的描写,使诗歌具有了一种恢宏的气势。最后,以富贵人家的春天和如锦的仙花作结,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华丽,富有艺术感染力。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