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竹石寄马字昌沈养明
国风兴淇竹,易繇云介石。我思千载人,时能践其迹。
武公之德不可忘,周公之辞何孔章。乃知在意不在画。
无盐底须脂粉妆。马生沈生我湜籍,颇知好古循规则。
椎凿不斲太古心,霜雪宁凋岁寒色。别来又见秋风凉,相思之情江水长。
为书古道用相勉,愿视竹石同羹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淇竹:淇园产的竹子。淇,音(qí)。
- 易繇(yóu):指《易经》的卦象。
- 介石:谓操守坚贞。
- 湜(shí)籍:形容众多。湜,音(shí) 。
- 斲(zhuó):砍;削。
翻译
《诗经·卫风》赞美淇园的竹子,《易经》卦象提到坚贞的石头。我追思千年前的古人,希望能践行他们的品德。 卫武公的美德不能忘记,周公的言辞多么深刻有条理。才明白重要的是内在的意旨而不是外在的画作。 丑女无盐不需要脂粉来装扮。马生、沈生和我在这里,很懂得喜好古风并遵循规则。 不用斧凿破坏那太古以来的本心,霜雪也不能使岁寒之时的坚贞之色凋零。分别之后又感觉到秋风的凉意,我对你们的相思之情如同江水般绵长。 写下古人的道理来互相勉励,希望将竹石视为像羹汤和墙壁一样重要。
赏析
这首诗以淇竹和介石开篇,表达了对古人高尚品德的追思和敬仰。诗人认为内在的品德和意旨比外在的画作更为重要,强调了坚守本心和品德的重要性。诗中提到卫武公的美德和周公的言辞,进一步彰显了对古代圣贤的尊崇。同时,诗人表达了与马生、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他们好古循规的赞赏。最后,通过对秋风凉意的感受和相思之情的抒发,诗人以书古道相勉,希望大家都能像重视羹汤和墙壁一样重视竹石所代表的品德和精神。整首诗寓意深刻,情感真挚,语言古朴,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