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溪书舍赠顾宗术

· 龚诩
西溪高隐有馀清,最惬閒中野老情。 秋夜几回来借榻,竹声清比读书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溪:一个地名。
  • 高隐:指隐居的人。
  • 馀清:残留的清凉。
  • (qiè):满足,畅快。
  • (xián):同“闲”。
  • 野老:村野老人。
  • (tà):狭长而较矮的床,亦泛指床。

翻译

在西溪这个地方的隐士有着格外的清凉幽静,最能满足闲适的乡村老人的心境。在秋夜有几次有人来借床榻休息,竹林的声音清脆,比得上读书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溪书舍的清幽环境以及闲适的氛围。首句写西溪的高隐之地充满清凉之感,体现出此处环境的幽静。次句强调这种环境最符合闲居中的野老的情感需求,表现出一种惬意与满足。最后两句通过秋夜借榻这一细节,以及竹声与读书声的对比,进一步烘托出书舍的宁静与雅致。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西溪书舍及闲适生活的喜爱与赞美。

龚诩

龚诩

明苏州府昆山人,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龚察子。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卒,门人私谥安节。有《野古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