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涯翁闻雪枕上作

· 顾清
启户儿童有笑声,一冬无雪雪今晴。 却思丛竹应薶没,戏剔残灯与斗明。 江上小舟还自汎,屋头春鸟为谁鸣。 轻云薄日新题句,总是商岩未了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涯翁:指的是诗人的长辈或师长,姓名不详。
  • (mái):古同“埋”。
  • (fàn):同“泛”,漂浮。
  • 商岩:指代帝王求贤的典故。

翻译

打开门听到孩子们的笑声,一整个冬天都没下雪,如今雪停天晴了。 却想到竹林应该被雪埋没了,就戏耍地剔着残灯,让它和外面的光亮比试。 江面上的小船依旧独自漂浮着,屋头上的春鸟在为谁鸣叫呢? 伴着轻薄的云彩和淡淡的阳光写下新的诗句,总归是那如商岩般求贤的未了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所思所感。首联通过孩子们的笑声和雪后放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颔联中诗人想到被雪埋没的竹林,通过剔残灯的细节,展现出一种闲适的心境。颈联中江中小舟独自漂浮,屋头春鸟鸣叫,增添了一些宁静和孤独的感觉。尾联则在轻云薄日的背景下,表达了诗人如商岩求贤般的未了之情,使诗歌在写景抒情的基础上,又蕴含了一定的思想深度。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自然,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