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寿:祝寿,向人祝贺生日。
- 定庵先生:对某人的尊称,具体此人身份未详。
- 周伯明:人名,其相关信息未详。
- 韵:这里指诗词的韵律、韵脚。
- 见春:经历春天,指度过一年。
- 后进:后辈。
- 堪:能够,可以。
- 顿觉:突然感觉到。
- 仙才:具有非凡才华的人。
- 真:真实,这里可理解为真正的才华、品质。
- 远道风尘:在远方奔波劳累,形容旅途艰辛。
- 频:频繁。
- 入梦:进入梦境,指被想起或牵挂。
- 清时:太平盛世。
- 林壑:山林溪谷,泛指隐居之地。
- 须:需要。
- 横塘八曲:具体地点未详,可能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 燕:通“宴”,宴会。
- 银鱼:一种鱼,可食用,这里可能指的是菜肴。
- 配:搭配。
- 紫尊:紫色的酒杯。(“尊”同“樽”)
翻译
定庵先生如今八十岁了,这是他人生中第四次迎来春天,近些年来他的诗笔越发清新脱俗。不知道后辈之中有谁能够继承他的才华,突然间就觉得他这样具有非凡才华的人是有着真正的实力的。在远方奔波劳累的日子频繁进入他的梦境,在这太平盛世,山林溪谷也需要有人(欣赏、归隐)。在横塘八曲这个地方举办中秋宴会,正好有银鱼搭配着紫色的酒杯。
赏析
这首诗是顾清为定庵先生祝寿所作,通过对定庵先生的赞美,表达了对他才华和品质的钦佩。诗的首联写定庵先生虽已八十高龄,但诗笔依然清新,体现了他的文学造诣之深。颔联则表达了对定庵先生才华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流露出对后继人才的期待。颈联提到定庵先生对远方奔波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山林归隐之地的向往,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尾联描述了中秋宴会上的情景,银鱼与紫尊相配,营造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表达了祝寿的主题,又展现了对定庵先生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