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杜庠题山水横幅

· 顾清
屋头众山森戟戟,屋下寒溪深见石。 溪流循山若萦带,别馆离亭纷向背。 茅堂近水景绝幽,绕檐万竹风飕飕。 主人自得濠上意,终日俯槛临寒流。 东寮把酒呼促席,隔屋糟床晚犹滴。 清谈北馆风满衣,折梅寄远情依依。 山童晨起扫落叶,不知松露沾荆扉。 经营布置各有态,颇学画者劳天机。 东吴杜郎江海客,览胜搜奇遍京国。 家园十亩画不如,犹向丹青爱陈迹。 西风八月南雁飞,扁舟远自长安归。 高堂无事兄弟乐,终日鸡黍要邻比。 新图便是君家事,何必区区询画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áng):古代称学校。
  • 森戟戟:形容山峰高耸林立的样子。
  • 萦带:像带子一样环绕。
  • 向背:指房屋等建筑物的朝向和背面。
  • 飕飕(sōu sōu):形容风声。
  • 濠上意:指一种闲适自得的心境,典出《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故事。
  • 促席:坐席互相靠近。
  • 糟床:榨酒的器具。
  • 天机:天赋的悟性和聪明。
  • 杜郎:指杜庠。
  • 江海客:指四处漂泊的人。
  • 京国:京城。

翻译

屋前众多山峰高耸林立,屋下寒冷的溪流深可见石。 溪流顺着山势如同丝带萦绕,别馆离亭纷纷错落有致。 茅草堂靠近水景极为清幽,围绕屋檐的万竿竹子被风吹得飕飕作响。 主人自己获得了濠上的闲适之意,整天俯靠栏杆面对着寒冷的溪流。 东屋摆酒呼喊着大家靠近坐席,隔壁屋里的糟床到晚上还在滴酒。 在北馆清谈时风吹满衣,折下梅花寄给远方的人,情意绵绵。 山童早晨起来清扫落叶,却不知松露沾湿了柴门。 这里的经营布置各有姿态,很像画家费尽心思的创作。 东吴的杜郎是个漂泊四方的人,游览胜景、搜寻奇观走遍了京城。 家园虽然只有十亩,但画出来也不如这里美,仍然对着绘画喜爱这些过往的痕迹。 西风八月南雁南飞,一叶扁舟从远方的长安归来。 高堂上没什么事,兄弟相聚快乐无比,整天以鸡黍招待邻居,相处亲密。 新的图画便是您家的景象,何必还要去特意询问画师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田园画卷,通过对山水、建筑、人物活动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闲适、和谐的生活氛围。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如“屋头众山森戟戟,屋下寒溪深见石”“茅堂近水景绝幽,绕檐万竹风飕飕”,又有对人物情感和生活场景的刻画,如“主人自得濠上意,终日俯槛临寒流”“东寮把酒呼促席,隔屋糟床晚犹滴”“清谈北馆风满衣,折梅寄远情依依”“高堂无事兄弟乐,终日鸡黍要邻比”,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传达的那种惬意与满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中还提到了杜庠这位“江海客”对家园美景的喜爱和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使诗歌在写景抒情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份人文情感。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