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仲锡臬宪

玉树玲珑古刹栽,寄根高自托蓬莱。 人间春色长无比,一朵优昙日日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臬宪(niè xiàn):明清时对按察使的尊称。
  • 玉树:喻美佳子弟。
  • 玲珑:这里指灵巧、明彻、精巧。
  • 优昙(yōu tán):即优昙钵花,梵语称udumbara,佛经中常用以喻佛、佛法之难得。

翻译

如同俊美优秀的子弟般的人在古老的寺院中成长,他的根基高远,仿佛依托于蓬莱仙境。人世间的美好春色长久没有尽头,就如同那一朵优昙钵花每天都在绽放。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寿王仲锡这位按察使的赞美之诗。诗的首句以“玉树玲珑”来形容王仲锡,表现出他的优秀和出众,将其比作在古刹中成长的杰出人才。次句“寄根高自托蓬莱”,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根基深厚和高远的志向,蓬莱在此处象征着美好的境地。最后两句“人间春色长无比,一朵优昙日日开”,用“春色无比”来喻指人间的美好,而“优昙日日开”则象征着王仲锡的美好品德和杰出才能如同优昙花一样,不断展现和绽放。整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王仲锡的赞美和祝福。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