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士赏静亭

· 顾清
万里松州限蜀川,风流幕府重当年。 筹边屡上金城略,退食还歌菉竹篇。 意外云山争自媚,环中风月许谁传。 瀼西茅屋长邻近,相望孤鸿落照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松州:古州名,在今四川松潘县。(“松”读音:sōng)
  • 蜀川:指四川地区。
  • 风流:这里指风度、才华出众。
  • 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这里借指地方长官的办公处。
  • 筹边:筹划边境的事务。
  • 金城略:指保卫边疆的谋略。
  • 退食:指官员退朝后回家吃饭,这里指工作之余。
  • 菉竹篇:美好的诗篇。(“菉”读音:lù)
  • 瀼(ráng)西: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县。

翻译

在万里之遥的松州,它是四川的边界之地,当年那充满风采的幕府格外引人瞩目。 在筹划边境事务时,屡次献上守卫边疆的良策,工作之余还吟唱着优美的诗篇。 那出乎意料的云山争相展现自己的妩媚,环绕的山风中的明月,这样的美景又能向谁诉说呢? 瀼西的茅屋与这里相距不远,相互遥望,只见孤独的鸿雁在夕阳的余晖边落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地处边疆的松州,以及当年在那里的幕府的情景。诗中通过“筹边屡上金城略,退食还歌菉竹篇”表现出幕府人员在保卫边疆的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活。“意外云山争自媚,环中风月许谁传”则描绘了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美景无人分享的遗憾。最后“瀼西茅屋长邻近,相望孤鸿落照边”通过瀼西茅屋的邻近和孤鸿落照的景象,增添了一种孤寂而又深远的意境。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将边疆的景色、人物的活动以及作者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