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主人后园枣实甚繁感而有述
牡丹红径尺,一败即空枝。
枣花大于米,结实反累累。
世途争外骛,炫巧复矜奇。
仪衍雄辩说,潘陆姱文辞。
华藻炫缃素,声名倾一时。
终然木强子,铭功汉鼎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骛(wù):追求。
- 仪衍:张仪和公孙衍,战国时期纵横家,以辩才闻名。
- 矜(jīn):自夸,自尊自大。
- 姱(kuā):美好。
- 缃(xiāng)素:浅黄色的绢帛,代指书籍、书卷。
- 木强:质直刚强。
翻译
牡丹的花朵红艳,直径达一尺,但一旦凋谢,枝条上便空无一物。枣花虽比米粒大些,结出的果实却繁多丰硕。世间的人们在仕途上争相追求外在的浮华,卖弄技巧,自夸奇特。张仪和公孙衍凭借雄辩的口才,潘岳和陆机有着优美的文辞。他们的华丽辞藻在书卷上闪耀,声名在一时之间倾动众人。然而最终,还是像那质朴刚强的枣树一样,能够将功绩铭刻在汉代的鼎彝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牡丹和枣树的对比,表达了对世途追求浮华的批判,以及对质朴和实际价值的赞扬。诗中先写牡丹虽花朵艳丽但花期短暂,空留花枝,而枣花虽小却能结实累累。以此隐喻世间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时,往往只注重表面的炫耀和虚荣,如那些以雄辩和华丽文辞闻名的人,他们的声名可能只是一时的。而最后提到像枣树那样质朴刚强的品质,才是真正能够留下功绩、被历史铭记的。整首诗寓意深刻,语言简洁,对比鲜明,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