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次儿天叙寄两弟五首其一

· 顾清
汝母初来时,骨肉共团栾。 依依恋微禄,幸尔免饥寒。 负乘知有愧,酷罚倘可宽。 弱女在旅殡,十年犹苦酸。 如何复及尔,中道摧羽翰。 萧条古僧房,兄妹两孤单。 疏窗对寒雨,念之伤肺肝。 何当归尔魂,恸哭淞水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团栾(tuán luán):团聚。
  • 负乘:指才德不称其位。
  • (bìn):停放灵柩或把灵柩送到墓地去。
  • 羽翰:翅膀,常用来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这里指孩子的生命。
  • (sōng):水名,在中国上海市。

翻译

你们的母亲刚到这里时,我们一家骨肉团聚。 我们依恋那微薄的俸禄,所幸能让你们免受饥寒。 我深知自己才德不称其位,心中有愧,只盼严酷的惩罚能够宽宥些。 柔弱的女儿客死他乡,灵柩暂存,十年过去了,心中仍是痛苦酸楚。 怎料如今又轮到了你,生命中途像翅膀折断般消逝。 在这萧条的古僧房里,哥哥和妹妹两人孤孤单单。 透过稀疏的窗户对着寒冷的雨,想到这些,我的心肺肝肠如同被撕裂般疼痛。 怎样才能让你的灵魂归来呢,我悲痛地哭泣,希望泪水能让淞水干涸。

赏析

这首诗是顾清悼念逝去的儿子而作,诗中充满了悲痛和自责之情。首句回忆起妻子初来时一家团聚的情景,接着提到靠着微薄俸禄让家人免受饥寒,体现出生活的不易。然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才德不称的愧疚,以及对严酷惩罚的期望能宽宥些,这里可能暗示着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磨难。提到女儿客死他乡多年,心中仍苦楚,更增添了悲伤的氛围。而如今儿子又中途离世,如折翼一般,让悲痛进一步加深。最后描述了在古僧房里兄妹的孤单和自己面对寒雨时的伤痛,以及希望儿子灵魂归来的强烈愿望,其悲痛之情达到了极点,读来令人动容。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生活的回忆和现状的描述,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丧子之痛和对子女的深深关爱。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