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雨:指哗哗作响的雨声。(“鸣”读作“míng”)
- 黯(àn):昏暗。
- 衾(qīn):被子。
- 襚(suì):向死者赠衣被。
翻译
哗哗的雨声送走了残夜,青灯显得暗淡无光。 坐着思念那绝世的人才,古今之人永远相互遥望。 美好的品德难道足以依靠吗,让我最初的志向变得迷茫。 忽然又怀疑这一切如同梦一般虚假,入殓的衣被已经装满了箱子。 掩面流泪不忍心去看,起身却只能茫然地徘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诗,用以悼念李徵伯。诗的开头通过“鸣雨”“残夜”“青灯黯无光”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悲凉、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认为逝者是绝代之人,古今之人虽相互遥望,却已阴阳两隔,透露出无尽的惋惜之情。“美德岂足恃,令我初志荒”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困惑,美好的品德似乎也无法抵挡命运的无常,使诗人的初心变得迷茫。后面“忽复疑梦假,衾襚已充箱”,写出了诗人对逝者离去的难以置信,而现实中入殓的衣被已准备好,更加深了这种悲痛。最后,诗人“掩涕不忍视,起步空徊徨”,通过掩面哭泣、茫然徘徊的动作,进一步烘托出内心的悲痛和无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沉痛哀悼和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