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峰书屋
青山相对起,我屋住中间。
读书有时倦,曳履看青山。
峰头云气来,飞翠入窗户。
相逢载酒人,却度前冈去。
摊书石床上,偶坐窗前树。
微风山半来,松花落无数。
斜阳度西岭,返照松下石。
莓苔新雨过,灼烁炫金碧。
湖东海月出,山半竹窗虚。
斜白棂间壁,分明见蠹鱼。
明月照前峰,影向北峰落。
幽人夜启扉,惊去松梢鹤。
湖头三尺雨,峰顶云一寸。
雨止山依然,琴书得馀润。
自有两峰来,几人此高卧。
掩卷问青山,岩花向人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曳履(yè lǚ):拖着鞋子。
- 莓苔(méi tái):青苔。
- 蠹鱼(dù yú):一种蛀蚀书籍、衣物的小虫。
- 灼烁(zhuó shuò):鲜明貌;光彩貌。
- 棂(líng):窗户或栏杆上雕有花纹的格。
翻译
青山两两相对而矗立,我的屋子处在它们中间。 读书有时感到疲倦,便拖着鞋子去看那青山。 山峰顶上的云气飘来,青翠的景色映入窗户。 遇到带着酒的人,却越过前面的山冈离开了。 把书摊放在石床上,偶尔坐在窗前的树下。 微风从山的半腰吹来,松树的花纷纷落下。 斜阳越过西边的山岭,返照在松树下的石头上。 青苔在新雨过后,鲜明光彩炫耀着金碧的颜色。 湖东边的月亮升起,山半腰的竹窗显得虚空。 斜照的月光透过白色的窗格照在墙壁上,清楚地看到蠹鱼。 明月照着前面的山峰,影子向北边的山峰落下。 幽居的人在夜里打开门,惊走了松梢上的仙鹤。 湖头下了三尺的雨,峰顶只有一寸厚的云。 雨停了山依旧那样,琴书也得到了些许滋润。 自从有这两座山峰到来,有几人能在此处安卧。 合上书卷询问青山,山岩上的花向着人飘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两峰书屋中的生活情景与周边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诗中通过对青山、云气、窗户、微风、松花、斜阳、莓苔、湖月、竹窗、明月、幽人、雨、琴书等自然景象和生活元素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热爱与欣赏。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如“自有两峰来,几人此高卧”,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幽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世俗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