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用常有怀见寄兼送三儿失举还京因以自叹之作二首

· 顾清
茅屋藜灯对雨然,小桥西畔竹篱边。 天涯莫道浑忘却,久矣西斋一榻悬。
拼音

所属合集

#兰蕙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藜灯:用藜茎制成的灯。(:lí)
  • :同“燃”,燃烧。

翻译

在茅屋中,藜灯在雨中燃烧着,位于小桥西边,竹篱的旁边。在天涯的这一端,不要说我已经全然忘却,很久以来,西边书斋里的那张床一直为你空悬着。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的茅屋、藜灯、雨、小桥、竹篱等景象,描绘出一个简朴而幽静的环境。诗人通过“天涯莫道浑忘却”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尽管身处天涯,却不曾忘记。而“久矣西斋一榻悬”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思念和牵挂,表明自己一直在等待着对方。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