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戎戎(róng róng):茂盛的样子。
- 银海:道家称眼睛为银海。
- 赤虹:这里指木棉花的颜色及形状如红色的虹。
- 妥:合适,妥当。
- 闺阁(guī gé):闺房。
翻译
那木棉花如同被烘烤的云朵、被渲染的日光映照下的珊瑚,十丈高的树身,花朵开得茂盛,兴味毫不孤单。它的花朵如银海之中矫健飞腾的赤虹,其叶片如玉兰般碧绿,长得茂密且略有些粗大。黄莺用细碎的语音催促着木棉花快快开放,仙鹤踏上花头,仿佛在请求花的托扶以借力飞起。闺阁中的闲适情致已经消失殆尽,这样的风流韵致应该存在于仙境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木棉花盛开的景象,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描写,展现了木棉花的鲜艳、茂盛和独特的魅力。诗中用“烘云染日射珊瑚”形容木棉花的色彩鲜艳夺目,“十丈戎戎兴未孤”表现出木棉树的高大和花朵的繁茂。“银海赤虹飞独健,玉兰碧叶妥还粗”进一步通过比喻和对比,突出了木棉花的独特形态和叶片的特点。“莺分细语催开急,鹤踏花头倩翼扶”则增添了生动的场景,使木棉花的形象更加鲜活。最后,诗人认为木棉花的风流韵致如同在仙境中一般,表达了对木棉花的高度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
释今无的其他作品
- 《 滩梦 》 —— [ 明 ] 释今无
- 《 黄扶升陶昭美苏式容何玉琪过访次韵奉答 》 —— [ 明 ] 释今无
- 《 秋日喜螺浮张给谏见访即订四百峰之游率赠 》 —— [ 明 ] 释今无
- 《 戊申初冬望前一日本师天然老和尚六十又一示生人天胥庆华梵交响恭赋律言敬致末祝 》 —— [ 明 ] 释今无
- 《 汪汉翀六十适有分罗浮万年松因以寿之缀廿八字 》 —— [ 明 ] 释今无
- 《 清远东林寺 》 —— [ 明 ] 释今无
- 《 秋日喜螺浮张给谏见访即订四百峰之游率赠 》 —— [ 明 ] 释今无
- 《 七月四日诸公集塔下喜雨之作 》 —— [ 明 ] 释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