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刘焕之

军容閒整乐登台,俯视风云气壮哉。 谁敢凭凌当玉剑,可知叱咤见英材。 丈人师吉皋比暖,野色云开塞雁来。 万丈神珠光不歇,指挥尤藉手中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閒整:同“闲整”,悠闲整齐。(“閒”同“闲”,读作“xián”)
  • 凭凌:侵凌,进逼。(读作“píng líng”)
  • 玉剑:玉具剑,这里指宝剑。
  • 叱咤(chì zhà):发怒吆喝。
  • 丈人:对长辈的尊称。
  • 师吉:春秋时鲁国大夫申繻,字子周,为鲁庄公娶夫人于齐,返鲁,尚未进入国都,听说齐女貌美,但有淫乱之嫌,于是以“男女辨姓,今君出自周,以妇人为同姓,其不可”为由,劝庄公把齐女安置在郊外,后庄公取之,卒以淫乱祸国。后因以“师吉”指代防范淫乱的贤臣。
  • 皋比(gāo pí):虎皮。此处指坐具。

翻译

军队军容整齐,悠闲地登上高台,向下俯视,风云变幻,气势雄壮非凡。 有谁敢肆意侵凌,面对这锋利的宝剑,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位英雄人才在发号施令。 尊敬的长者如同坐在温暖的虎皮垫上,野外的景色中云彩散开,边塞的大雁飞来。 万丈神珠的光芒不会停歇,指挥作战尤其要依靠手中的酒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军队的军容、将领的威严以及周围的景色,展现出一种豪迈雄壮的气势。首联写军容整饬,登上高台后俯瞰风云,凸显出气势之壮。颔联强调将领的威严和英勇,以“谁敢凭凌当玉剑”表现出其不可侵犯的气势,“可知叱咤见英材”则突出了将领的指挥才能。颈联通过描写长者的舒适和野外的景色,增添了一些宁静和祥和的氛围。尾联以“万丈神珠光不歇”象征着希望和力量,而“指挥尤藉手中杯”则表现出将领的从容和自信。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豪迈,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将领和军队的赞美之情。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