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澹和尚
五羊仲春廿有一,韶阳又隔十四日。
安危山上知若何,悲凉此处苦已极。
平生几度逢剧乱,烽火每每烧颜色。
传闻六县亦多盗,钩连蛮峒如豺虎。
宛同水寇恣劫杀,不抢仁化抢下富。
梦觉关前虽未来,海螺岩上当先怖。
雷峰殿外筑层城,吹竹鸣金昼夜惊。
高挂蒲团无祖意,空令胸次有刀兵。
四郊城内人民失,月中盘米收不得。
半生精血已消磨,一掌祇园难建立。
我欲还披百结衣,近来公瘦或稍肥。
人行须便寄一纸,不久应同话翠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羊:广州的代称。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廿有一:二十一日。“廿”(niàn),二十。
- 韶阳:地名,今广东韶关市曲江区一带。
- 剧乱:剧烈的动乱。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战乱。
- 蛮峒(dòng):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称呼。
- 恣(zì):放纵,无拘束。
- 劫杀:抢劫杀戮。
- 宛同:宛如,如同。
- 水寇:出没于水上的盗匪。
- 仁化:地名,在今广东省韶关市境内。
- 下富: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梦觉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海螺岩: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雷峰殿: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蒲团: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子,供僧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
- 祖意:祖师的旨意,这里指佛教的真谛。
- 祇园(qí yuán):“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梵文的意译,印度佛教圣地之一,后泛指佛寺。
翻译
在广州的农历二月二十一日,距离韶阳又过了十四天。 安危山上的情况究竟怎样呢,我在这里感到悲凉痛苦至极。 我平生多次遭遇剧烈的动乱,战火每每让容颜变得憔悴。 传闻六个县也有很多盗贼,他们与蛮峒勾结如豺狼虎豹一般。 如同水寇肆意抢劫杀戮,不抢仁化却抢下富。 梦觉关前的灾祸虽然还未到来,但想到海螺岩上的情况就先感到恐惧。 雷峰殿外筑起了层层的城墙,吹竹鸣金之声昼夜让人惊恐。 高挂着蒲团却领悟不到佛教的真谛,只能让心中充满战乱的忧虑。 四郊城内的人民流离失所,连月中的盘米都收不到。 我半辈子的精力和心血已经消磨殆尽,想建立一座佛寺却困难重重。 我想要重新穿上破旧的百结衣,不知近来您是瘦了还是胖了。 您如果要出行方便的话就给我寄一封信,不久之后我们应该一同谈论那青翠的山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以及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诗中通过对各地战乱、盗贼横行、人民流离失所等情况的描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和混乱。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真谛的追求和对世事的忧虑,反映了他在乱世中的精神困境。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意境悲凉,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作者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