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沙

余生堪笑笑复嗟,穷谷不走走天涯。 天涯道路阻且赊,巨鲸吸风涌浪花。 寄身一叶不乘槎,琼城作客复闻笳。 万里愁心不可遮,西南有土名浮沙。 好友招游烟景奢,秋力薄不变蒹葭。 朝暮红生上海霞,但宿鸥鹭死桑麻。 万丈之水不可加,不然顽土何足誇。 地脚既短如岩谺,蓬岛鳌擎终倾斜。 渺小难以蟠龙蛇,四水环回深且洼。 十年之前有僧家,缚茆架屋弹琵琶。 嗟吁岂不愧袈裟,我欲乘之作归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穷谷:深谷,指人迹罕至的山谷。
  • (shē):遥远。
  • 乘槎(chá):指登天遨游。槎,木筏。
  • 琼城:美好的城市,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到的某个地方。
  • (jiā):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此处可能借指当地的某种音乐或声音,也暗示着一种离乡的愁绪。
  • 蒹葭(jiān jiā):特定生长周期的荻与芦。
  • (xiā):山谷深的样子。
  • 缚茆(fù máo):用茅草搭盖。茆,同“茅”。

翻译

我的余生真是让人又想笑又叹息,在深谷中本可安居却选择流浪天涯。天涯的道路艰难遥远,巨大的鲸鱼吸气掀起浪花。 我寄身一叶扁舟却未登天遨游,在这如琼的城市做客又听到了笳声。万里之外的忧愁心情难以遮掩,西南有个地方名叫浮沙。 好友邀请我游览这奢华的烟景,秋的力量薄弱未能改变蒹葭的生长。早晚红色的霞光映照上海面,但这里只有鸥鹭栖息,百姓以种桑麻为生。 万丈的水势不可再增加了,不然这顽固的土地有什么可夸赞的。这里的地脚既短又像深谷,蓬莱仙岛般的高山撑起也最终会倾斜。 这渺小的地方难以容下龙蛇,四周的水环绕着,地势深且低洼。十年前这里有个僧人,用茅草搭屋并弹奏琵琶。 唉,怎能不愧对袈裟呢,我想乘着它当作归家的船。

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的人生感慨和对浮沙这个地方的描绘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诗中先写自己的人生选择和在天涯漂泊的经历,充满了无奈和叹息。接着描述了浮沙的景色和地理环境,如巨鲸吸风涌浪、万里愁心、秋力薄不变蒹葭、四水环回深且洼等,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神秘的氛围。诗中还提到了好友的邀请和僧人的存在,增添了一些人情和宗教的元素。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浮沙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