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效齐梁体

疏柳带馀晖,前山淡映扉。 砌鸣蛩告入,檐语燕辞归。 篱折夕餐尽,池乾元服稀。 所思日云迈,征雁杳南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仿效。
  • 齐梁体:南朝齐、梁时代的诗体,以讲求声律、对偶为主要特征。
  • :一种常见的树木,柳枝细长柔软。(柳:liǔ)
  • 馀晖:夕阳的光辉。(晖:huī)
  • :门。(扉:fēi)
  • :台阶。(砌:qì)
  • :蟋蟀。(蛩:qióng)
  • 元服:本指冠,这里借指衣服。

翻译

稀疏的柳树带着夕阳的余晖,前方的山峦淡淡地映衬着门扉。 台阶上鸣叫的蟋蟀告知秋天的到来,屋檐下呢喃的燕子辞别归去。 篱笆破损,傍晚的饭菜已吃完,池塘干涸,衣服也渐渐穿得少了。 我所思念的人啊,时光匆匆流逝,远行的大雁杳无声息地向南飞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首联通过“疏柳”和“馀晖”“前山”“映扉”等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画面。颔联中“砌鸣蛩告入”“檐语燕辞归”,以蟋蟀的鸣叫和燕子的辞别,进一步烘托出秋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之感。颈联写篱笆破损、晚餐用尽、池塘干涸、衣物渐少,从生活的细节中反映出秋日的变化和生活的变迁。尾联则表达了对思念之人的感慨,以及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征雁杳南飞”的景象更增添了一份离愁别绪。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秋日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释今沼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 1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