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士:指观音大士(dà shì)
- 岩龛(yán kān):山洞里供奉神像的小阁子
- 擘(bò):分开
- 玉莲:这里喻指岩石的形状像莲花
- 杨枝:古代传说中,观音菩萨手持杨枝洒甘露,此处代指观音的慈悲力量
- 石乳:钟乳石
- 翮(hé):鸟的翅膀
- 六时: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昼三时: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初夜、中夜、后夜
- 龙护:传说中,有龙保护宝珠,此处应是寓意此地的神圣
翻译
观音大士的岩龛如同擘开的玉莲,杨枝洒下的慈悲力量如几点光影在江面上如烟般飘动。 明亮的钟乳石好像乳汁般奔涌着从空中垂下,暗中接引的云梯与此处的门户相连。 夜半时分鸟儿归巢,双翅健壮,六时都有龙守护着一颗如同悬空的宝珠。 每次经过此地,霜都频频浓重,我的绿鬓不知不觉又被虚耗了一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观音岩的景象,充满了神秘和神圣的氛围。诗中用“大士岩龛擘玉莲”“杨枝数点走江烟”等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观音岩的独特形态和神秘气息。“明垂石乳奔空下,暗引云梯入户连”则形象地写出了岩洞内钟乳石的壮观和云梯的巧妙连接。“夜半鸟归双翮壮,六时龙护一珠悬”进一步增添了此地的神秘色彩,暗示了其神圣不可侵犯。最后,“每逢过此霜频重,绿鬓虚侵又一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将观音岩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