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山中

青门杨柳渐稀疏,醉倚江楼月上初。 南浦秋残多坠露,衡阳雁尽不飞书。 千家寂静砧逾切,四壁萧条贫自如。 谁念山中松桂满,探玄空负子云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门:汉长安城东南门。泛指京城东门。
  • 南浦(pǔ):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 衡阳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衡山的回雁峰。后常用以表示书信或托传消息。
  • (zhēn):捣衣石。

翻译

京城东门的杨柳逐渐变得稀疏,我沉醉地倚靠在江楼之上,月亮刚刚升起。南边的水边秋意已残,多有坠落的露水,衡阳的大雁都已飞走,不再传递书信。千家都很寂静,捣衣声愈发急切,屋内四壁萧条,我却安贫自在。谁会想到山中布满了松树和桂树,我探寻玄妙之理,却空自辜负了扬雄那样的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以及诗人的心境。首联通过写青门杨柳的稀疏和初升的月亮,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颔联进一步描写秋景的寂寥,南浦的秋残和衡阳雁尽,增添了一份离愁别绪和孤独之感。颈联以千家的寂静和捣衣声的急切,反衬出诗人的贫困但自若的生活态度。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追求玄妙之理却未能真正实现的遗憾。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情境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释今沼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 1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