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仲锡观察泊海珠寺听遣幻诗得寒字且约游安期岩
水石波翻只未安,叩舷歌彻海风寒。
蓝田玉冷烟千顷,沧海珠明月一丸。
说幻可堪悲去住,忘情未许到衣冠。
登临更订安期胜,拟向丹梯接羽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遣幻:表达虚幻、奇幻的意境。
- 叩舷(kòu xián):敲打着船舷。
- 蓝田玉:中国古代的著名玉石,这里用来形容烟雾如美玉般朦胧。
- 沧海珠:大海中的珍珠,这里喻指明月。
- 去住:离去与留下。
- 安期胜:指安期岩的胜景。
- 丹梯:指高峻的山路或石阶。
- 羽翰(yǔ hàn):原指翅膀,这里借指飞升成仙。
翻译
水石之间波浪翻滚,内心只觉未得安宁,敲击着船舷,歌声响彻,海上的寒风阵阵袭来。 烟雾弥漫,千顷之地犹如蓝田美玉般清冷,沧海之上,明月宛如一颗珍珠般明亮。 谈论虚幻之事,让人不禁为离去或留下而感到悲伤,想要忘情却还未能做到超脱世俗。 登上高处,再次约定去欣赏安期岩的胜景,打算沿着那高峻的山路,仿佛能够接近仙人,飞升而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海珠寺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未来游览安期岩的期待。诗的首联通过描写水石波翻和海风寒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烟雾比作蓝田玉,将明月比作沧海珠,形象地描绘出海上的朦胧与明月的皎洁,展现出独特的意境美。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去住之悲和忘情之难,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尾联中,诗人表达了对安期岩胜景的向往,希望能够踏上丹梯,接近羽翰,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