漷县行
入城半里无人语,枯木寒鸦几茅宇。
萧萧酒肆谁当垆,武清西来断行旅。
县令老羸犹出迎,头上乌纱半尘土。
问之不答攒双眉,但诉公私苦复苦。
雨雹飞蝗两伤稼,春来况遭连月雨。
绵城之西多草场,中官放马来旁午。
中官占田动阡陌,不出官租地无主。
县中里甲死诛求,请看荒坟遍村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漷(huǒ):用于地名。
- 垆(lú):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代指酒店。
- 羸(léi):瘦弱。
- 攒(cuán):聚拢,皱起。
- 中官:指宦官。
- 旁午(bàng wǔ):交错,纷繁。
翻译
走进城半里路,都听不到人说话,只见干枯的树木、寒鸦和几间茅草屋。 冷冷清清的酒肆中,是谁在当垆卖酒呢?从武清西边来的行人也都中断了行程。 县令年老体弱,还出来迎接,头上的乌纱帽都沾了半层尘土。 问他话他不回答,只是皱着双眉,只诉说公事和私事的艰难困苦。 雨和雹子以及飞蝗,这两种灾害损伤了庄稼,春天来了又遭遇连着几个月的雨。 绵城的西边有很多草场,宦官放马往来交错。 宦官侵占田地,阡陌纵横,不交官租,这些地就没了主人。 县里的里甲百姓被拼命搜刮,请看那遍布村坞的荒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漷县的荒凉景象和百姓的苦难生活。诗的前两句通过“无人语”“枯木寒鸦”“茅宇”等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冷清的氛围。接着描写了酒肆的冷清和行人的中断,进一步烘托出此地的凋敝。县令的出场,“老羸”“乌纱半尘土”形象地表现出他的疲惫和无奈,而他皱着眉诉说公私之苦,揭示了当地面临的诸多问题。后面几句详细描述了自然灾害对庄稼的破坏,以及宦官占田导致百姓的苦难,“中官占田动阡陌”“县中里甲死诛求”等句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的悲惨命运。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对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