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雪行二首

群方水旱岁不虚,郡国正奈无仓储。 何人建议募输粟,只恐米来民半无。 天子亲耕后亲织,转见民间多菜色。 明堂清庙事且迟,一土一木民膏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郡国:郡和国的并称。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后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
  • 募输粟:招募百姓缴纳粮食。
  • 菜色:因饥饿而营养不良的脸色。
  • 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 清庙:即太庙,古代帝王的宗庙。

翻译

各地年年都有水旱灾害,粮食收成不好,地方上正苦于没有粮食储备。是谁提出招募百姓缴纳粮食的建议呢,只怕粮食收上来了,百姓却有一半要饿死了。天子亲自耕种以后又亲自纺织,却看到民间有很多百姓面带菜色。修建明堂和清庙的事情暂且推迟吧,一草一木都是百姓的血汗啊。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诗的前两句指出各地水旱灾害频繁,郡国粮食储备不足的现状。接下来提到招募百姓输粟的建议,担忧这会给百姓带来更大的苦难。后两句通过天子亲耕亲织却仍见民间疾苦,以及呼吁推迟修建明堂清庙,强调了百姓的困苦和民脂民膏的珍贵。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示,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关注民生,减轻百姓的负担。

顾梦圭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武祥,号雍里。嘉靖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累官至江西右布政使,未赴任,疏请致仕。为人敦厚,嗜文学,常闭门读书,自奉如寒素。有《就正编》、《疣赘录》。 ► 17篇诗文

顾梦圭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