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中宿峡

百尺嵯峨两岸齐,舟人报道是清溪。 风高烟尽帆樯出,日午峰回峡影低。 林映佛灯疏磬度,崖悬春树野猿啼。 绿波青草深深棹,恰似桃花客路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嵯峨(cuó é):山势高峻。 (qiáng):船上的桅杆。 (qìng):佛教法器,用铜制成,形状像钵。

翻译

两岸山峰高峻有百尺之多且相互平齐,船夫告知这里是清溪。 风劲吹烟雾散尽,船帆和桅杆显现出来,中午时分山峰回转,峡谷的影子变得低矮。 树林中映衬着佛灯,传来稀稀疏疏的磬声,悬崖上悬挂着春天的树木,野猿在啼叫。 绿色的水波和青青的草地中,深深地划动着船桨,就好像在桃花盛开之地赶路的人迷失了方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宿峡的壮丽景色。首联通过“百尺嵯峨两岸齐”写出了两岸山峰的高峻,“舟人报道是清溪”则点明了地点。颔联中“风高烟尽帆樯出,日午峰回峡影低”,展现了风烟散尽后船只出现以及中午时分山峰与峡谷的独特景象。颈联“林映佛灯疏磬度,崖悬春树野猿啼”,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佛灯、磬声、春树、野猿,构成了一幅富有禅意的画面。尾联“绿波青草深深棹,恰似桃花客路迷”,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水波、草地和行船的情景,同时用“恰似桃花客路迷”表达了一种在美景中仿佛迷失的感受,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中宿峡的景色与作者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释古邈

古邈(一六四九─?),字觉大。番禺人。俗姓罗。童年出海幢,求阿字大师剃染受具。天然老人还雷峰,入侍丈室。后奉命之福州长庆,暂充典客。竟以病入涅。著有《闽中吟草》一卷。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