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菊

仄径荒林寄一枝,几回荣落负东篱。 碧天雁过情何限,红叶霜深意自奇。 带月似怀高士恨,倚风仍惜白云期。 萧萧向晚怜清影,静夜幽香欲待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仄径(zè jìng):狭窄的小路。
  • 荒林:荒芜的树林。
  • 荣落:繁荣和衰落。
  • 东篱: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借以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文人的闲适心境。
  • 何限:无限。
  • 高士:志趣、品行高尚的人,此处指菊花如高士般的品格。
  • 萧萧: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

翻译

在狭窄的小路和荒芜的树林中,菊花寄身一枝,几次的繁荣与衰落,辜负了东篱那闲适的意境。碧蓝的天空中大雁飞过,情思无限,经霜的红叶意境深幽,自有奇妙之处。菊花带着月色,似乎怀着高士的遗憾,倚着秋风,仍然珍惜着如白云般高远的期望。在傍晚时分,菊花轻微的声响令人怜惜它的清影,在寂静的夜晚,那幽香又在等待着谁呢?

赏析

这首诗以菊为吟咏对象,通过对菊生长环境、不同季节的姿态以及其蕴含的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和思考。

诗的首联描绘了菊花生长在仄径荒林中,暗示了菊花的孤独和坚韧,同时“几回荣落负东篱”一句,也表达了菊花未能完全展现出东篱那种闲适意境的遗憾。

颔联通过描写碧天雁过和红叶霜深的背景,衬托出菊花的情感无限和意境奇妙,使菊花的形象更加鲜明。

颈联中,诗人将菊花比作高士,赋予它高尚的品格和遗憾的情感,同时又表达了菊花对高远期望的珍惜,进一步深化了菊花的象征意义。

尾联通过描写傍晚时分菊花的清影和静夜中菊花的幽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菊花所等待的对象的思考,给人以余味无穷的感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释古邈

古邈(一六四九─?),字觉大。番禺人。俗姓罗。童年出海幢,求阿字大师剃染受具。天然老人还雷峰,入侍丈室。后奉命之福州长庆,暂充典客。竟以病入涅。著有《闽中吟草》一卷。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