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陆时敏客中写怀

· 顾清
蜉蝣岂见海成尘,尺蠖宁知屈是伸。 自古风花暂时好,由来傀儡几曾真。 道途信我从桥便,功业从他览镜频。 幸有一觞堪对举,不须遥羡隔江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蜉蝣(fú yóu):一种昆虫,生存期极短。
  • 尺蠖(chǐ huò):一种昆虫,屈伸前行。比喻人暂时的屈身退隐,以图将来的伸展。

翻译

蜉蝣怎能见到大海变成尘土,尺蠖怎会知道弯曲是为了伸展。自古以来风中的花只是暂时美好,向来木偶又何曾有过真实。在道路上我坚信自己选择从桥上过是便捷的,功业方面他人常常对着镜子自我审视。庆幸有一杯酒可以相对举起,不必远远羡慕隔江的春日美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用蜉蝣和尺蠖的特性来隐喻人生的短暂和屈伸的道理。接着,诗人指出风花的美好是短暂的,傀儡的虚假也揭示了世间事物的虚幻本质。在人生的道路上,诗人坚信自己的选择,同时也看到了他人对功业的追求和反思。最后,诗人认为应该珍惜当下,不必羡慕他人的美好,体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