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郊坛分献用三江院长韵

· 顾清
天郊分职限西东,天路平瞻月在空。 爟火举时纷列宿,燎烟回处肃泠风。 百神礼秩山川外,万国春生俎豆中。 遥听广庭金石奏,似将无悔谢玄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戌:干支纪年法,这里指具体的某一年。
  • 郊坛:古代为祭祀所筑的土坛,在郊外举行。(“郊”读音:jiāo)
  • 分献:古代祭祀,向配享的众神分别献祭品。
  • :这里指诗词的韵律。
  • 天郊:犹郊祀,祭天活动。
  • 分职:各司其职。
  • 天路:天上的路,这里指天空。
  • 爟(guàn)火:祭祀时所举的火把。
  • 列宿:众星宿。
  • 燎烟:烧柴祭天所生的烟火。
  • 泠(líng)风:清风。
  • 礼秩:指礼仪等第和爵禄品级。
  • 俎(zǔ)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 广庭:宽广的庭院。
  • 金石奏:指钟磬(qìng)等乐器演奏的音乐。
  • 玄功:泛指神灵的功力。

翻译

在甲戌年的郊坛祭祀中,众人按职责分别在东西方向进行祭祀活动,天空平坦,仰望明月当空。祭祀时举起的火把纷纷照亮了众星宿,烧柴祭天所生的烟火回绕之处,清风肃穆。百神的礼仪等级在山川之外,万国的春天生机蕴含在祭祀的礼器之中。远远地听到宽广庭院中钟磬等乐器演奏的音乐,似乎是要将无悔之意献给神灵的功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郊坛祭祀的庄严场景。首联写祭祀的环境和氛围,天空明朗,明月高悬,为祭祀增添了神圣之感。颔联通过描写火把和烟火,展现出祭祀的隆重和庄严。颈联则强调了祭祀的意义,百神的礼仪和万国的生机都蕴含在其中。尾联写听到的金石之乐,表达了对神灵功绩的赞颂和敬意。整首诗意境宏大,语言典雅,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祭祀的庄重与神秘,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