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还妙严已未斋居泰鲁山僧舍作

· 顾清
鹤城西北古招提,十载长安梦不迷。 我正凭阑送归目,君来卓锡话留题。 邯郸枕里三生速,瀛海天南一雁低。 幽径小轩何日到,碧流长绕画廊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招提:梵语,译为“四方”,后省作“招提”,其义为“寺院”。(“提”读音为“tí”)
  • 凭阑:靠着栏杆。
  • 卓锡:僧人居留称为卓锡。
  • 邯郸枕:比喻虚幻之事。
  • 三生: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
  • 瀛海:大海。

翻译

在鹤城的西北有一座古老的寺院,我在京城长安的十年里,对此地的梦境依然清晰不模糊。我正靠着栏杆送别,目送归人,你来到这里居留并打算留下题字。如同在邯郸枕中经历三生般迅速,在大海之南有一只孤雁低飞。那幽静的小路和小轩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呢,碧绿的流水长久地环绕着西边的画廊。

赏析

这首诗以送僧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妙严僧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的首联通过回忆鹤城西北的古招提,表现出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深刻印象。颔联描述了送别的场景,诗人凭栏目送僧人离去,而僧人则准备在此居留并题字。颈联运用“邯郸枕”的典故和“瀛海”“雁”的意象,传达出人生虚幻、时光匆匆以及离别的孤独之感。尾联则以对幽径小轩的期待和碧流水绕画廊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优美宁静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用典自然,语言优美,将送别之情与对人生的感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