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参议维信赴广东索诗未及赋而其子应占入翰林因以寄贺

· 顾清
使节初传五岭秋,郎君又报上瀛洲。 书香父子贤相继,文学朝廷宠更优。 到处江山争送喜,向来烟雨莫深愁。 旬宣益重酬恩地,只尺薇垣即凤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使节:古时使者所持的符节,用作凭证,这里指奉命出使的人。
  •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中国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四省区交界处。
  • 瀛洲:传说中的仙山,这里借指翰林院。
  • 旬宣:周遍宣示,后指巡抚(这里指刘维信)。
  • 薇垣: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薇垣,明清时常以之代称内阁。
  • 凤楼:这里指皇宫中的楼阁。

翻译

奉命出使的人刚开始踏上五岭之地时,正值秋天,您的儿子又传来中选翰林的好消息。 父子二人皆具书香气质,贤能相继,在文学方面受到朝廷的恩宠,且更加优厚。 所到之处,江山都争相送来喜悦,以往的烟雨愁绪也不再深沉。 您作为巡抚的职责更为重要,这是报答皇恩之地,距离您任职之地不远的内阁,就如同皇宫中的楼阁一般尊贵。

赏析

这首诗是顾清为祝贺刘维信赴广东以及其子刘应占入翰林而作。诗的首联交代了事件的背景,一个去广东,一个入翰林,双喜临门。颔联赞美了刘家父子的贤能和文学才华,以及他们所受到的朝廷优宠。颈联则描绘了喜庆的氛围,过去的忧愁都被喜悦所取代。尾联强调了刘维信作为巡抚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暗示了其地位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宏阔,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刘氏父子的祝贺与赞美之情。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