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敬亭用前韵再答

· 顾清
西山落日云蒸蒸,漫衍涧谷弥冈陵。 晓窗梦破闻扫雪,失喜一笑披衣兴。 天街大有隔岁伴,羸马前日犹凌兢。 常言三白兆丰稔,民病亟矣天须矜。 从风初学柳絮舞,缀树旋作梅花凝。 素娥晨朝纷下女,玉龙夜战迷先登。 瓦垆烟焰坐不暖,起视胆瓶胶作冰。 前年冬温人苦疾,往岁雨多苗弗胜。 新春得此喜可说,光景十倍鳌山灯。 忘怀一任鸿寄迹,耐久正爱霜为朋。 淮西剡曲总佳话,万骑孰与扁舟乘。 愁来呼酒径一醉,斟酌不计斗与升。 长安薪炭已如玉,又报米价江南增。 开门高卧吾岂敢,手挽沟壑嗟无能。 登楼望山一舒啸,银屏玉案高崚层。 何当致我此中去,看煮雪茗烧枯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漫衍(màn yǎn):流溢,泛滥。
  • 冈陵:山陵。
  • 天街:京城的街道。
  • 嬴马:瘦弱的马。
  • 凌兢(líng jīng):形容寒冷的样子。
  • 丰稔(fēng rěn):庄稼成熟,丰收。
  • (jīn):怜悯,怜惜。
  • 素娥:嫦娥的别称,这里指月亮。
  • 纷下女:像仙女纷纷下凡。
  • 玉龙:形容雪。
  • 先登:先于众人而登。此处指雪先落下。
  • 瓦垆(lú):陶制的 stove(炉灶)。
  • 胆瓶:一种长颈大腹的花瓶,因形如悬胆而得名。

翻译

西山的落日余晖中,云彩层层叠叠地涌起,涧谷中弥漫着云雾,山陵也被覆盖。早晨从梦中醒来,听闻扫雪的声音,心中一喜,笑着披上衣服起身。京城的街道上,有隔年的伙伴相聚,而瘦弱的马在前几日还在寒冷中颤抖。常说冬季下三场大雪预兆着丰收,百姓深受疾苦,上天应当怜悯。雪随风飘舞,起初像柳絮般飞舞,落在树上,很快就凝结成了梅花的样子。早晨的月亮如同仙女纷纷下凡,夜晚的雪像玉龙交战,让人分不清哪处的雪先落下。坐在炉火旁也感觉不到温暖,起身查看,发现胆瓶中的水已经结冰。前年冬天温暖,人们苦于疾病,去年雨水过多,庄稼不能生长。新春能有这场雪让人欢喜,喜悦之情是鳌山灯展的十倍。我放任自己忘怀一切,像大雁留下踪迹,长久地喜爱这像霜一般的雪作为朋友。淮西和剡曲总是有美好的传说,但是万匹马又怎能比得上独自乘舟的自在呢?忧愁时就喝酒,径直一醉,也不去计较喝了多少。长安的柴炭已经像玉一样昂贵,又听说江南的米价上涨了。我怎敢开门高卧,只能为无法解救百姓于沟壑之中而叹息。登上高楼远望群山,放声长啸,眼前的银屏玉案高耸层叠。什么时候能让我到那山中去,看着雪水煮茶,烧着枯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雪的景象以及作者的感受。诗的开头通过描写西山落日和弥漫的云雾,为春雪的降临营造了氛围。随后,作者听到扫雪声后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也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注,认为雪兆丰年,希望上天怜悯百姓的疾苦。诗中对雪的描写十分生动,如“从风初学柳絮舞,缀树旋作梅花凝”,将雪比作柳絮和梅花,形象地表现了雪的姿态和变化。同时,作者还通过回忆前年的暖冬和去年的多雨,突出了今年春雪的可贵。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世事的感慨,忧愁时以酒消愁,同时对百姓的困境表示无奈。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山中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社会现实和人生的思考。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